长汀无线电厂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衡水家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论坛》有感

  [复制链接]
28#
发表于 2014-10-19 14:08:23 | 只看该作者
有同感,我是被一个物理老师朋友带进道的,一个文科生爱上了这东西,结果比任何一个物理老师都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9 12:49:46 | 只看该作者
ksd 发表于 2014-10-18 23:14
看完了楼主的故事,写的真好!

我第一次长汀邮购好像是04年,断断续续到现在。以前邮购的东西到现在还是 ...

基本上都是这样,书非借不能读也,物非己久顾盼也,儿子是别人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4-10-18 23:14:01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楼主的故事,写的真好!

我第一次长汀邮购好像是04年,断断续续到现在。以前邮购的东西到现在还是原封未动拆开看了下而已,80%没利用上。只喜欢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1:37:25 | 只看该作者
这边字数有限制,发布麻烦,喜欢的话,去那边看看原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1:36:42 | 只看该作者
3。破烂人生,少年时代
    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下着蒙蒙雨,我们上学路过二院(当时是县医院)门口,我发现路边的一堆垃圾里有大量的电子元件,还有若干只电子管,都说是情人眼里出西施,那时的我对西施不感兴趣,但对于有电子元件特征的东西特感兴趣,虽然离上学的时间不多了,我还是停下来,将几只完好的电子管和部分电子元件拣出来,电子管就放在书包里了,元件太湿,就用一塑料袋装了几把,剩下的就顾不上了,听天由命吧,这些是我第一批“白来”的元件,我的实验材料又多了些,不过限于当时的条件,也只能是通过低压实验来证明理论,其中有只个头和外型类似6P3P的二极管,就三条腿,很长的裸灯丝,接上6V电压就微红,用表的RX10K测量正反向电阻,真的如书上说的,有很大区别。
    上小学时,路上偶尔能拣到的跟电有关的东西我是绝对不会放过的,也曾得到过几节老电话用的零号电池,以及军用的方型零号甲电,这玩意虽然电压也是1.5V但容量大,寿命长,特别适合做实验。
    上初中后,在衡中上了两年学,衡中门口一边是皮鞋材料厂,一边是个军分区,那里曾经多次向外大批的扔电子元件,都是全新的,那时候,在军分区门外对面就是农科所的墙头和废水沟,每天在沟边能聚集了成百的人们在各取所须,有老头老太太,有学生,有各种不同的人物,俨然成为一种人为的景观了,我们只有放学后才有机会拣点,都是人家挑剩下的了,当然也就是些碳质电阻,薄片的瓷片电容,云母电容等,难怪宁师傅“盛赞”我和小禇是“拣破烂的行家”,我想,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才知道弄点实验材料是多么的不容易,更应该明白,一旦爱上这一行,要想罢手是多么的痛苦,曾经见到很多同行说要转行了,我想当时他的心情一定也跟我一样。以至于开门市后从略赢利到一年白干,再到入不敷出,甚至到流水都不够房钱,自己倒贴钱来维持,诚然,在经营上我是一个失败的老板,在技术上我是一个半瓶醋,孤陋寡闻,少于交际。但就算“一日归,为臣虏”做了“违命侯”,我也依然保住了半壁江山,希望在,梦就在,何妨从头再来,总有一天我还是会东山再起的。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邻居、朋友,农校的员工、老师们,偶尔也送些电子产品或是早年积攒的电子元件给我,我都是尽量将其修上,既琢磨透了原理,又能使维修水平和眼界开阔一点,9X年前,我们家没有录音机,电视还是父亲用12寸木头牡丹壳装的KC-HA6片昆仑机板子,装的黑白的,一直看到了90年,才借钱买的黄河47C-III彩电,每次父亲修收录机我总很幸福,因为修好后有段时间,我就能用一阵录音机了,家里当时没多少磁带,都是父亲出去买的便宜磁带,回来用别人的录音机改录点别的,家里只有一台亲戚送的南海汽车收放机,配上专门的俩喇叭箱子,整流变压器,面板上还有两排指示灯。作为家中的欣赏音乐的机器,再就是一台三用电唱机,和几张当时满街地摊上摆着卖的,几毛钱就能买到的薄膜唱片,歌声伴随我们度过那段平淡的岁月。
4。立志苦学,时差颠倒
    如果说小学时期的小制作都是小打小闹,不算做真正的维修生涯,那从90年到如今的十七年可算是真正涉足维修了吧?90年夏天,小学毕业,暑假在家没事,三伯送我一台被小孩“祸害”了很多元件的环球714收音机,可巧家里有两本收音机图册,就有该机的图,而且当时我的元件也算有点规模了,于是,决定拆旧盖新,于是先将上边所有的元件都拆下来,然后按图施工,一个元件一个元件的测量和安装,记得好象用了两天时间,连安装带统调,非常成功,以往做实验最多不超过4个管子。可以说这次是很大的进步。对我今后的维修生涯有很大的影响,91年暑假我开始做收录机,10¥买了个1全铁机心,自己用简陋的工具做了个电机固定架,按了个旧电机,用一录象带包装软塑料盒做了外壳,到处掏洞,按各种插座,板子是从郑州东明邮购的AN7170为功放的砖头机录放板(虽然板子是现成的,但电路还是要自己剖析,琢磨出如何应用),做了很多改进和不断的完善,甚至最后采用了交流偏磁和抹音技术,当时录一些电视剧的主题歌,和相声都很好,在没有买收录机之前,我对其录放的音质和效果已经很满足了。92年暑假我用了好几个通宵,完成了以AN7170板子组装的录放卡座的设计和定型,那时候真的是如痴如狂,每天就是早上6点才睡,睡到中午11点多,下午一直到天亮前,这些时间都在琢磨和制作,颠倒的生物钟,一直到99年门市开业后才逐渐纠正过来,这些年中,我一直被我母亲戏称为“半夜侯”真应了古人的一句话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我认为,午夜到天亮这三个更次,这个时间段,最少人打扰我的思路。最终,一个以“6路断线报警器”铁壳为主体的,一个有前脸的老卧式机心为运行机构,TDA2822M功放,电平表+LED两用音频电平指示的带音量/音调调整的伪立体声声道单卡卡座,就成功了,我用它录音更觉得效果好了,因为它是真正独立设计的双管的交流偏抹的机器,较之第一个机器的单管偏磁的设计更先进些,在不断的制作改进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认识水平,“人只有永不知足,才会有不断进步”,总之每年夏天都要做出一两样,值得当时的我难以忘怀的东西,至于其他小实验,也免不了,我的假期的每一天,都是在自己那面积不过四平方的小屋里,“手不释烙”的夜以继日的工作着,那么热的天气,人家都在外边纳凉,我却在屋里流汗,一天只是上厕所才出来“放风”一会儿,难怪那些年邻居都问我妈,你们家小旺到哪里去了?怎么老不见他啊?
    直到93年前后,听说恒利商场处理收录机和其他电器,我和父亲带了点钱,就去踅摸收录机去了,结果花了100¥买了一台不过电的,但却是同系列里最高级的咏梅双卡收录机,慢开门,交流抹偏,电脑选曲,高速复制,一个卡采用双向走带,原本以为要大修,不料打开一看,竟然只是前后连接电源和喇叭用的插排没插上而已,插好就一切正常,这机器让我着实美了好久,我不断进行改造,增加了超速复制,可以使复制速度提高到5分钟复制一面60分的带子(按电脑光驱的定义可以叫6X了吧?)在TA7668的录放输出处增加了两个三极管放大的电路,作为外录和对录的监听功能,避免有时候因为功能钮操作失误,使挺好的歌曲或相声等节目失之交臂,作到“所听既所得”。
5。昙花一现,逃学生涯
    初中时期,除了以上这些,还认识了同院住的一位比我年龄大不止十岁的老大哥,他的父母都在学校工作,身居要职,他退伍后,也被安排在学校的实验室,负责教学仪器维护和维修,无奈却又很难得的是他对电子是七窍只通六窍,想跟我父亲学点,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后来就拉上我,让我教他,从此,我一有空就往实验室跑,做做实验了,修点东西了,甚至后来对学校里的老师私下里开始服务了,只为练艺,公家出资,我们出力,免费修活儿(就是干私活),他曾对外宣传:“张老师的儿子在我这里,有什么东西坏了都拿过来修啊。”就这样,我跟他从上初中时认识,到97年我上农校宾馆上班我交出他实验室的钥匙为止,我们共事了好几年,他是直接从收录机彩电入手的,收音机还是修不了,从最初认识他就为他那自己装的收音机不响,到最后他把收音机都修烂了,也没真正好用过。
    初中还带过几个同学,也是利用上课和业余时间学习无线电,有位年长我两岁的有艺术细胞的同学,利用上课和业余时间将我的好几本书都抄走了,包括其中的图和实物图(他字写得好,画得也象,实物图的阴影都画得跟原图一样,而且多才多艺,什么也研究,先是学气功,带我们5、6个人逃学出去“采气”,后来又研究UFO现象,我也受他传染,也曾经感兴趣了一阵,以至于后来的网名就用它了,他还喜欢钓鱼,又喜欢研究所谓奇门遁甲,经常神神道道的说话一点谱也没有。曾经有段时间他对电子的爱好也达到了顶点,整天惦记着摩机,拿磁带和能得到的元件们,跟我换当时我手里也不多的钽电解,CBB电容,红宝石电解等,回去就用到他那小破收录机里,后来又先后偷着从他父母的存折里取钱300多买了个大燕舞收录机,又花300多邮购了一台垃圾卡座,还不断的摩,真是走火入魔。
    说起我的学习成绩,除了二年级转学到南门口小学后,第一年年终考试语文100,数学99,跟班长并列第一名外,此后是一蹶不振,不过也许是天赋,我的语文水平始终凌驾与数学之上,小学多次被老师叫家长,多次差点被开除,到上初中时第一年,班里65人,我排行41位,还曾经任过数学课代表,但同年的一次考试,我竟然是“倒第一的兄弟,倒第三”而且这种情况没有多少好转,所以初三就被分到慢班,从此自暴自弃,为了躲避班上那些上课就敢抡棍子干仗的五大霸王的骚扰,我们几个文职学生只好开始了逃课的生涯(就是去采气,看打兔子,到因为扩宽国道,而新挖开的坟前拣铜钱和脑袋壳子,天黑放学前回去拿书包),我们也很无奈,说起来是无辜,如果不是分班造成的三六九等,让我们自卑自弃,我们也不至于如此啊。
6。锤炼雕琢,中专进修

    初三后半年,我们全被赶回家等着拿结业证,在家的时间,正好专心研究,结业后,本想报考农校的,不料因为听差了,没报志愿,晚了好几天再报农校,老师说早过去了,只好报了技校,结果考试时好几门才一共考了221分,哪里都不够录取的,后来父亲决定花钱自费上铁路电气化技校,因为基础差,而且去得晚了俩月(9月才入学)第一年,有4门不及格,在学校的会上,我和其他一些同样的学生被提名(当时的感觉就象公判大会准备枪决的犯人一样),校方宣布我们这些人全部开除或者交500¥罚款留校,我一赌气决定不上了,本来就不想上,父母不同意,最后交了钱继续上,现在想起来,这是一个决定我一生命运的关口,如果不是父母坚持,我现在也许真的淘大粪,卖冰棍去了,哪里有资格在维修界里遇到这么多朋友啊。随后的两年,可是我一帆风顺的时候了,因为是专业课,我都有功底,而且作业写得也鹤立鸡群,独树一帜,除了《电机和变压器》《BASIC语言》这两科没太用心,其他的考试没有下过90分,主讲《仪表使用与测量》的班主任徐老师特别给我“开小灶”,每节课都要先叫我露露脸,不讲课先问我还没讲过的内容,并且把我当子侄对待,60岁的《电力拖动》苏老师跟我成为忘年交,在技校的3年确实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也奠定我日后的维修事业稳固的的基石,这虽然是我人生中的一小步,却是我维修生涯中的一大步。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1:36:20 | 只看该作者
“触电”二十年之历程
为了呼应那篇游记,我也将此文定为11篇,取一心一意之意,内容就不详细再写了,三个晚上的辛苦,本文已经接近万言了。是参赛要求的20倍了,怕是不合规格,没关系,本身也没打算参赛和获得什么名次,重在参与,旨在回溯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作为备忘录,为今后写自传打基础,积累资料,同时抛砖引玉,愿广大网友都能写写自己的维修和学习的经历,无论是苦涩的或者是甜蜜的,成功的或者失败的,都没关系,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古今名士尤喜剑,
    历来豪客最爱酒。
    剑圣酒仙皆自诩,
    酒展豪情剑做歌。
    后辈无须羡先贤,
    上天生我意若何 ?
    偶得电子双刃锋,
    二十年来历坎坷。
      个人简历(代序)
    UFO,本名张奎旺,河北衡水人,1977-?性别:男,民族:汉族,生日:与龙共舞,爱好:电子产品维修,电脑网络,评书,相声,文学,古装、科幻、恐怖电影,经典老歌、戏曲等。自从上网之后,诸子百家,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人文地理,历史典故,无不涉猎,受益匪浅。最爱看的电视频道前三名(排名要分先后):中央10,CETV-1,中央-6。
1。我的父亲,亦师亦友
    有人说,学电子,搞维修,必须要有兴趣,没兴趣那是强求不来的,很多求学的人,因为没有恒心和毅力,最终放弃了家电维修这一行,所以说,能从千百人里拔出一个真正的,够格的维修从业人员,本身就是在技术上过关斩将,拼杀出来的上将了,我认为这话说得真的不过分,说白了,就是要有一种精神---我爱家电维修。
    说起我的“触电”史,那不能不提一下我的启蒙老师---我的父亲,相信象许多与共和国同龄的,经历过自然灾害,经历过十年文革的人们,都是多才多艺的人,且不说吹拉弹唱,俄语,以及领袖诗词,语录这些“必背”的作业,一些简单的机械加工,铸造,机械设备维修,木工,瓦工等等,总能令人在最简陋的条件下,为自己创造最基本的研究条件,只要你有这个心思。我的父亲有幸在衡中的初中的时代,认识了一位物理老师,好学的父亲,终于赢得了那位老师的好感,他对我父亲业余时间,投身于维修行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为我耳濡目染,奠定了至今20年的电子制作和维修生涯的基石。
    记得我还很小时,父亲就在家里制备了一套维修家什,改锥钳子之类的吧?还自制了一块万用表,要知道,在8X年的时候,一块完用表可不是普通工薪阶层的人能买得起的,一个月的工资好象也就30来元吧?自己做一块能将就用的表,可就省多了,父亲自己用自制的木工工具做了个木匣子,从一个不知道什么报废的设备面板上取下一块50微安的黑胶木表头,用两个多层开关组合,用普通袖珍收音机的小开关电位器,焊长了轴,并加工了个旋钮做了调零电位器,用了大量的利用品业余品的1/2W绿色炭膜扁脚电阻,经过刮膜后达到需要的值,然后装配成一块双钮的类似500型样式的表,这块表助他度过了最困难的维修初级阶段,直到几年后买了第一块自认为灵敏度精度都很不错的经典表---MF30,之后,还保留了它很多年,为了维修和调试收录音机,装调黑白电视方便,父亲还自制了一些小仪器,现在还没被我破坏的有一块木壳的可以换5种LC回路天线头的栅倾表,一个木壳的中频/音频信号发生器,一个用电子管中周铝壳做的信号注入器等,都是从《无线电》杂志上介绍的文章中遴选和仿造的,那时候,买点件都“相对”不便宜,所以元件奇缺,这些东西都是用拆的旧件或者买的利用品元器件如白壳的3DG6C,塑封3DG57,3DG202等做的,虽然外观很平常,但很实用。如果真的象当时那些专业的搞维修的人一样,买那么多仪器设备,怕是别过日子了,根本想也不敢想。
2。我的童年,画图实验
    我印象里,从小就没有几样买来的玩具,因为我小时候,母亲有病,不能上班,家里开销,全靠当时在枣强畜牧水产局工作的父亲那几十块钱,我印象里小时候父亲给我做过弹弓,还有用罐头瓶铁盖做的利用其弹性形变效应,弹小石头的最原始的玩具,不过在我印象里最值得怀念的是那块父亲做的通表,那是用一个5合板的木头盒上边打了个圆孔,按了一块圆型的面板表,串了个电位器,和两节电池,引出两根线,一碰两根线表针就摆动,就如同90多年前,爱因斯坦因为好奇,迷上了父亲送他的指南针,我也是因为这次机缘,对电产生了兴趣,而且那时的我比爱因斯坦开始迷指南针的年龄相当,巧得是,我的出生时间比他晚了98年,只可惜,他27岁就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而我如今都接近而立之年了,却没什么成就,真是愧煞先贤了。
    我的儿童时代就是这样度过的:从学校里扔的垃圾里找出各种报废的化学实验器械和试剂,充分利用,学爱迪生那样,兑来兑去,就是图个好玩,好在没出过什么危险也没闯过大祸,这些东西在8X年上小学大概三四年级的时候,因为搬家又被我母亲扔掉了;上学后,每天中午晚上的,就将手里收集的一大堆废元件啊,捡来的电池,汽车上换下来的继电器,以及维修先行者们换下来扔掉的老式热保护器,旧电池,灯泡等,茶几抽屉里满满当当的全是拣来的能点亮电珠的电池,当我自己用导线和玩具电机,自制开关,灯泡组成的一个带照明的小电扇时,面对着自己的第一件作品,整夜将它放在床前,一会打开,一会关了,最后就这样开着睡着了,直到电池耗尽。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农校的兄弟单位---农科所,跳墙头上学回来时,无意中拣到两块示教板,有电磁铁有电感线圈,还有导线、接线柱和开关等,虽然残缺不全,但我还是弄回家来,毕竟那个年代不象现在,弄点实验材料真得很不容易,何况当时父母并不支持我搞实验,理由是影响学习,甚至有时候父亲为了让我彻底断绝念想,将他那工作台的抽屉和装工具和元件的柜都锁上,但我还是有办法,能偷就偷,找钥匙,实在不行就从抽屉后边伸手进去掏烙铁,没有万用表就拿电珠和电池代替,测量通断和判断极性,没有父亲自制的用724 IC做的稳压电源,我就用从老家得到的袖珍收录机上的可调6档分档电源来实验,多少次被烧毁的三极管烫伤了手指,多少次被不听话的烙铁在手上、胳膊上留下焦黄色的焦痕和烤肉的味道,我没有退缩,虽然那时候我还没“认识”孙中山先生,更没领悟他那“吾志所向,一往无前,越挫越奋,再接再厉。”的警句的内涵,但我坚持下来了,手与烙铁头的接吻次数越来越少了,焊接技艺越来越高了。
    从三四年级开始,我有空就在家翻阅父亲订的各种报刊《家用电器》《电子世界》《无线电》《现代通信》《无线电与电视》《电子报》《北京电子报》等等,而且摘录其中简单的有意思的电路画到自制的本子里,有空就拿手头的元件实验,当然,成功故可喜,失败也欣然,当时对三极管的认识还很浅薄,只是按实物图施工,实在没有实物图就想当然的安装,烧管子是家常便饭,当然对管子认识是一方面,有些图本身就有问题,于是,我就成了失火的城门,那些管子也就成了护城河里的鱼了。
    抄图纸的爱好一直坚持到初中时期,而“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却使我终生受益,比起现在的有师傅带的学徒们,我可算是够愚钝的了,我光认识三极管,从知道它的名字,到真正能从外观区别三个极,就用了3年时间,真正用万用表来区分其极性和基本好坏,那竟然用了漫长的5、6年时间,不怕大家笑话,到99年门市开业,有时侯吃不准三极管好坏,还要我父亲审核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1:35:28 | 只看该作者
王永华007 发表于 2014-10-18 19:46
有同感,我也是30年邮购史,家里一个房间堆不下


曾经在小煤窑那边写过一篇《“触电”二十年之历程》
http://www.crystalradio.cn/thread-31313-1-1.html
如果有兴趣的同仁可以去看一看,是否更多感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1:32:44 | 只看该作者
wpwp 发表于 2014-10-18 13:12
楼主的纪实写法不错,其过程我跟你差不多啊,因为年龄比你虚长些岁数,我可能经历的更早些,从无线电,电气 ...

您提到的那些报刊,当年还都有过,现在应该也没全被老太太给扔掉,那些都是我们爷们儿的宝贝,却成为非业内人士的老太太的鸡肋,明嚷嚷扔不成,就先斩后奏,焚书坑儒,当年,老爷子的书橱里底下满满的,从81年开始的电子报,83年开始的《北(京)电(子报)》,78年开始不全,从81年开始全的的无线电。以及同时期的电气时代,家用电器,中学科技,现代通信,电子世界等等。都有些,有的坚持几年的装订本,有的是散不全的零刊。最终,只有电子报和无线电坚持下来了,大概坚持到无线电不发光盘之后一年,后来老太太总嫌电子报太占地,我只好忍痛割爱,将买了合订本的90年之后的让她处理了,没想到,此端一开,卖上瘾了,后来将之前的也卖了不少,我这个心疼啊,赌气从网上隔三差五的买回那些年的合订本,以集全,不容易啊,电子报好像断断续续的已经收集回到83还是81年了,不知道再往前还有没有合订本,反正我是尽力了,尽管已经没人看了,搬家前夕,我无奈,网上卖掉了一部分老爷子收藏的珍品书籍,(小煤窑【矿潭】09年前后我的帖子现在应该还能搜到当年的照片和卖贴,其中包括我大舅传给我的建国初期,繁体字的老书《无线电精华》《怎样修无线电机》之类,索然不舍,但是,总好过落到破烂王手里化成纸浆。
遥想小时候,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时候,我就喜欢自己切纸,做成个本子,仿照古书装订那样,缝的边,然后把家里所有的书籍都翻了不知道多少遍,都说孔子韦编三绝,可他老人家若看到我翻烂的书(我可不是不爱护书啊,实在是很多年数太久的书,取放时页面卷曲折叠,或者形成梯田状或者互相磨损,发黄,变脆诸如此类,很多线装书的线都断了,各册都散开了,那些书里边的比较简单的,低于3个管的试验,小资料,值得收藏的摘录出来,配上文字,抄了不知道多少本子,多少遍,后来,甚至效仿古代军中统帅,将河洛之像张挂帐中,我也是,用大幅面的牛皮纸或者八开的卷子纸,将各种电路依次编号誊画在上面,贴在工作台前,想做哪个试验再不用翻书刊和自己画的图册,只需要抬头平视即可,那些试验基本上都做了几遍,烧毁过,也成功过,给客人显摆过,给同学谝过。从小到大,只有电伴随着我,我也将与这个爱好厮守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10-18 21:09:40 | 只看该作者
一声叹息!!!希望这帮破烂王们还能经常的到这个虚拟的小圈子里聚聚,有空常来逛逛,希望这个圈子更能长远的留存下去,老胡加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1:09:28 | 只看该作者
dongdong 发表于 2014-10-18 12:58
楼主写的非常精彩!!我也和楼主深受同感!一样是从看电子报中缝的广告开始的哦!!一拿到最新的一起报纸第 ...

长汀同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1:08:51 | 只看该作者
QQ45979669 发表于 2014-10-18 09:42
写的真好,先赞一个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1:0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21:07:13 | 只看该作者
智慧老人 发表于 2014-10-18 08:3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能聚到长汀既是此理,也是缘分。从鼓捣矿石机,到捣鼓电视,狂热得废寝忘食。后 ...

.没有电脑前,我修东西遇到疑难都是翻箱倒柜,茶饭不思,夜不成寐,翻书查典,求线索,实践论证,有电脑后,就只剩下网上瞎转悠,倒是没少搜罗东西,什么资料都当,什么软件都耧。刻盘保存,现在从01年到现在刻录的光盘已经有几箱子,十几斤了,却没心思也没必要翻看了,都过时了。当年最早的就是家电维修论坛,开始还能好为人师,诲(毁)人不倦后来,到处求人,却“治得了病,救不了命”我问的问题,自然不是草率的问题,都是千方百计琢磨不成,实在没法子才求人,可往往的的帖子就没人回复,问得太疑难了,最终,还得靠自己解决,除非是新产品的通病,或者后来总线机器进不去总线等等,总还是有导师帮忙的。就如同在小煤窑那几年,我卖的东西,好的都抢,坏的,我说修过没修好的,没人敢赌,都说,你都修不了,别人谁还敢接手啊?(呵呵,有点王婆卖瓜了,不过,确实相熟的朋友都这样跟帖或者这样认为)

不过,自从上网以后,确实越来越不正干了,大量下视频,下评书,下电子书,下各种软件,反正我是什么也好收藏,自从07年10月买了第一台DVD刻录机后,我开始刻录DVD光盘,把原来的CD收藏的视频们拼凑起来开始转录成DVD数据盘,现在各种怀旧影视,喜欢的电影,又收藏了230多张了,这只是视频备份,还不包括数据软件个人文档图片网页之类的备份和音频备份,毕竟那些数量不多也就四五十张),嘿嘿,反正我喜欢上什么,就会为之糟钱。1993年之前后集邮,之后收藏磁带,收音机,再往后97年DIY了CD为VCD,然后就是大量收藏光盘,等等,嘿嘿,到玩上电脑后,大肆收藏各种电脑配件,始终比人家晚三四代,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10-18 19:46:27 | 只看该作者
有同感,我也是30年邮购史,家里一个房间堆不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0-18 13:1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pwp 于 2014-10-18 13:26 编辑

楼主的纪实写法不错,其过程我跟你差不多啊,因为年龄比你虚长些岁数,我可能经历的更早些,从无线电,电气时代,中学科技,电子世界,电子报,北京电子报,电子文摘,科学画报,电子制作,家电维修。。。。数不清的电子杂志中间去寻找快乐,黎明,赣州利群,长汀,中山达华,上海里弄的街道工厂,。。。等等,在每一期的广告缝隙中寻找感兴趣的东西,早期的LM8361,8560数字钟电路,电视伴音接收机,差转机,什么555,2030功放块,假货2040,音乐门铃电路,OTL,OCL分立元件扩音机套件,电视机套件,数不清的各种电子套件和旧货,采购的各种电子垃圾堆了将近30年,修了,DIY了不少东西!也糟了不少东西,也在许多电子刊物发表过制作或维修的文章,还爱好摄影,照相机从双镜头4A,4B,4C海鸥照相机到单反,相片的洗印放全部流程,全套自制的工具,都不知道花了多少钱,现在工作从普教转到了职业教育,年纪却老了,眼睛也花了,有时候想干,又有点力不从心,但仍然坚持着,守候着这一点爱好,业余时间全献给了爱好,不会打牌,不会打麻将,感觉成了废物。。。。。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0-18 12:58:5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写的非常精彩!!我也和楼主深受同感!一样是从看电子报中缝的广告开始的哦!!一拿到最新的一起报纸第一件事就是先看中缝!!到邮局汇款等待邮局的通知单!!!家里也是对了N多的电子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0-18 09:42:4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先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10-18 09:23:21 | 只看该作者
悲喜泪两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0-18 08:34:04 | 只看该作者
衡水家维 发表于 2014-10-17 23:02
现在是什么报刊都不订了,网上什么都能查到,什么便宜东西都能买到,就是感觉人堕落了,包括自己,技术也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能聚到长汀既是此理,也是缘分。从鼓捣矿石机,到捣鼓电视,狂热得废寝忘食。后来就懒了。知识,技术原地打转。电脑,网络一窍不通,本该学习,却没了动力。的确堕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07:51:14 | 只看该作者
不老的猪 发表于 2014-10-18 01:20
颇有同感,邮购三十年,成果就是尚有数万元电子元器件在家小仑库内召呼我老头子继续奋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长汀无线电厂交流论坛  

GMT+8, 2024-5-18 12:05 , Processed in 0.60429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